大渡口原副区长顾绯受贿获刑14年 系重庆“地产窝案”涉案官员蒋勇校友
顾绯受贿案宣判现场。赵华 摄
重庆“地产窝案”再掀风暴,又一官员因此被判刑。昨天,重庆市二中院宣判:大渡口区原副区长顾绯因受贿200多万元获刑14年,没收财产40万元,并追缴非法所得。这个辞职去打工的贪官,还是没能逃脱法律的制裁。宣判后,顾绯表示将再考虑是否提出上诉。
免费游上海 还有“零花钱”
2007年6月,顾绯是大渡口区分管规划建设的副区长。当时,“大渡口体育中心网球馆”项目即将上马,引来许多建筑老板竞争。某公司挖空心思接近顾绯,希望他在项目开发中“关照”。公司老板魏某盛情邀请顾绯到上海“考察”,实则游玩,顾绯欣然同行。
到上海后,一行人下榻南京路“波特曼酒店”。当晚酒足饭饱后,顾绯正在房间内小憩,魏某轻轻推门进去,与顾一番天南海北闲聊套近乎。临别,魏某以“零花钱”为名,送给顾绯人民币10000元,顾绯笑纳。而后,顾绯在上海尽兴游玩,全由魏某鞍前马后陪同埋单,玩得十分尽兴。魏某事后证实,当年中秋节,他还到顾绯的办公室送去一盒“月饼”,在月饼袋子里装了10000元。此后,他不断给顾绯送“红包”,顾从未拒绝。
前后11年 25人“红包”开路
法院审理查明,自1997年到2008年,顾绯曾多次收受25人(多为地产行业老板)的“红包”,共收受人民币164万余元、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买房产获取贿赂价值人民币609202.45元、收受美元20000元、港币30000元。
2005年,某公司承接沙坪坝区烈士墓附近一个地产项目,为调整容积率获取暴利,该公司经理喻某找顾绯帮忙,暗示要“感谢”。在顾绯的“运作”下,该项目容积率调整在市规划局顺利过关。此后,喻某来到顾绯办公室,呈上7万元“红包”,顾绯收下。2007年夏天,喻某在新牌坊“云荫洗车场”门前约见顾绯,悄悄塞给他10万元人民币,以示重谢,顾绯心领神会,拿着这个沉甸甸的“红包”扬长而去。
2008年4月初,预感不妙,顾绯妻子退给喻某10万元。深挖发现,早在2002年10月,顾绯便在办公室收受重庆某规划设计公司张某3万元。2002年至2007年间,顾绯多次为其开绿灯,张某每年春节前都去“拜年”,在顾绯办公室、家中送“红包”,共计13万元。
1997年-2008年顾绯收受贿赂一览
突然辞官 大家都觉奇怪
2007年2月,重庆市提出区县应配备规划副区长,37岁的顾绯从市规划局“空降”大渡口,任副区长。昨天,大渡口区政府证实,顾绯当年分管规划、建设、国土、征地、房管等工作。
37岁便官至副厅级,其仕途一度被业界看好。2008年1月,时任大渡口区副区长,分管规划、建设、国土、征地、房管等工作的顾绯,突然递交辞呈,不当官了!作为大渡口自建区以来,首个官至厅级后的辞官者,顾绯的举动让很多人感到不理解。由于顾绯在大渡口区很少与该区官员往来,很多官员对他都不熟悉。该区政府督查室潘女士也称,关于顾绯辞职的原因,“不清楚”。
记者辗转联系上原来顾绯的秘书幸某,他听说记者采访,只说“都过去很久了,不好说,也不便透露”便匆匆挂断电话。
打工一月 贪官就被抓获
顾绯辞职两个月后,也就是当年3月,他转投我市一家著名的房地产开发公司麾下,任投资发展总经理,给别人打起了工。这一举动更让很多人觉得无法理解。昨日,记者在庭审现场才了解到真相:他辞官的原因是因为受贿200多万元的事实已引起司法部门调查,担心“落马”。
不过,他并没有躲过法律的制裁,当年4月13日,顾绯被抓获,同年8月31日被万州区公安局刑拘,同年9月12日被批准逮捕。
贪官档案
辞官3月后被抓获
顾绯,上海市长宁区人,工学硕士,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是重庆“地产窝案”主要涉案官员蒋勇、梁晓琦、黄云的大学校友。1997年起历任市规划局建管处联络员、渝中区规划办公室副主任、市规划局规划编制管理处副处长、处长,总体规划处处长兼详细规划处(梁晓琦分管)处长。2007年2月任大渡口区副区长。2008年初辞官后任某大型地产公司投资发展总经理,同年4月13日被抓获,8月31日被万州区公安局刑拘,同年9月12日被逮捕。
记者追踪
顾绯当官很低调 生活很小资
昨天下午,记者辗转联系上顾绯原来的同事,一名市规划局某处室的老同事介绍了顾绯。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脱口就说:“生活中他是很好一个人!”他回忆,顾绯没有什么陋习,不抽烟,但喝酒,生活中比较小资,爱穿名牌。上班时间,他衣着整齐,待人彬彬有礼。
37岁就官至副区长,其工作能力如何?这名知情人士说,其实他能力比较强,工作认真负责。之所以这么年轻就当上副区长,这与他低调的处事作风有关。
昨天下午,记者找到市规划局值班室,一名值班人员称:“顾处长早就没在这边上班了,他的情况不清楚。”记者致电顾绯曾任职的市规划局总规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听说顾绯2007年年初就调到大渡口区去了,后来“出了事”,现在在看守所。至于出了啥事,他说,这个不方便透露。
专家说法
关键是完善公务员法
昨天,市社科院经济学专家王秀模对记者分析了“顾绯受贿案”。他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诱惑,在一些体制、法律还没完善的领域,一部分人便钻了空子,“地产窝案”便是典型例子。
他指出,顾绯等人的行为,实际上是官员拿手中的权力谋私,损害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他建议,预防腐败,关键是完善公务员法,更好地约束、管理公务员手中的公权,专门机构密切监视,加强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领导干部也应提高自身修养。
从近年出现的多起典型案件看,规划、国土、房管等与房地产业息息相关的政府部门行政审批权过大,是整个房地产行业中权力寻租、官商勾结十分突出的重要原因。
重庆“地产窝案”
去年11月,九龙坡区原区长黄云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次日,市规划局原副局长梁晓琦因为受贿被判处死缓;随后,市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原副局长、原市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斌因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此前,原渝中区副区长王政、渝中区委副书记郑维、沙坪坝区副区长陈明、市侨联主席罗静虹(王政之妻)、原市规划局局长蒋勇、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唐文峰也先后“落马”。一年时间里,多名厅局级干部落网。因为这一系列案件都与地产有关,所以被称作“地产窝案”。(徐庶 陈保发 肖秋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