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刘小龙中学刚毕业不久,开饭店的哥哥二龙与当地“混得不错”的强兵、强军兄弟俩产生纠纷,两番打斗后,强兵受伤,二龙因手臂伤势过重被医生判定为“会残废”。为寻仇,二龙带着刘小龙等人冲进手术室,犹如港台黑道剧般,上演触目惊心的“古惑风云”,将强兵乱刀砍毙在手术室。随后,刘小龙潜逃,开始了长达17年的亡命生涯。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2010年12月,化名张学海的刘小龙终究没有逃过警察多年的追踪,于福州市落网。今年11月7日,刘小龙被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
A 一碗“酸辣汤”引发血斗
1994年10月22日,深秋的凉意阻挡不住夜市的繁华和喧嚣,安徽省蚌埠市的一条小吃街上,前来消夜的年轻人来来往往,鳞次栉比的小饭店、大排档里,不时传出猜拳喝酒的吆喝声,虽然显得吵人,可也让人感受着城市的热闹。
在一家名为“食味美”的面馆里,由于生意红火,做菜的材料几乎用完,老板二龙和伙计在收拾着家当,准备打烊。
3年前,在当地一家厂子上班的二龙为了“挣大钱”,办理了停薪留职,和老婆开起了这家面馆,生意一直不错。两口子忙不过来,除了雇佣伙计,还时不时把中学毕业后没啥事做的弟弟刘小龙也叫到面馆帮忙。
“二龙,炒俩菜。”顺着一声大大咧咧的叫喊,二龙抬头一看,是强军、强兵兄弟俩,于是停下手里的活计,赶紧上前招呼。
“没啥菜了,都准备关门了。”强兵兄弟俩时不时地在面馆吃上几顿“霸王餐”,二龙虽然不快,为了生意,一直也没好说啥。
“你看着弄两个菜吧,我们兄弟喝酒。”强兵说话间,看见朋友郭林也进到面馆,于是就招呼到一起坐下。
不一会工夫,二龙把厨师炒好的菜端上来,强兵几人热火朝天地喝了起来。快吃完时,强军又要了一份酸辣汤。
“二龙,你过来!”正在和伙计吃饭的二龙听到强兵叫喊,有些不情愿地来到几人的桌子前。
“你这是什么酸辣汤,连一根鳝丝都没有。”一贯蛮横的强兵对着二龙破口大骂。
“刚才就说了,没啥菜了,料子不足,要不,这汤就不算账了。”二龙忍着火说。
“他妈的,我看你还怪牛的。”也许是看着二龙脸色“很一般”,也许是故意找碴,强军抓起桌子上的面碗朝着二龙就砸过去,二龙刚想还手,看到强兵在边上操起板凳冲着自己过来,生怕吃亏,就赶紧跑出店外。随后,强兵兄弟俩把桌子掀翻在地,扬长而去。
第二天,咽不下气的二龙带着朋友托人找到郭林,要郭林带自己去找强兵讨要个“说法”,就算是讨不来说法,最起码也要把事情说开,毕竟,今后自己还要开门做生意。可是找了几个地方,都没有找到强兵哥俩。
24日晚上,早早回家的二龙正和妻子一边看电视,一边说着这事,突然,“砰”的一声,强兵哥俩带着几个人,一脚踹开二龙家的院门,冲进屋子,其中一人用随身带来的土枪抵着二龙。
“妈的,还找我?拿一万块钱来!”强兵指着二龙大骂一声,随即挥刀砍向二龙,下意识间,二龙抬起左手一挡,强兵挥过来的刀硬生生地砍在二龙的手腕上,鲜血顿时流了下来。
住在隔壁的哥哥大龙听见吵闹声赶紧过来,一进门,就被强军一刀砍在肩头。大龙返身从院子里操起一把铁锹,举起来劈向强兵。转眼间,双方发生“混战”。二龙从床边操起菜刀胡乱地砍着,后又捡起丢在地上的一把长刀,将正要逃跑的强兵刺伤。
B 兄弟下杀手造就命案
虽然“拼命”砍跑了强兵等人,二龙还是有些惧怕,赶紧让妻子带着小伙计到派出所报案,随后回身跑到楼上躲起来。不一会儿,小伙计跑回来,在邻居的帮忙下,将手臂流血的二龙扶下楼,打车赶往第一人民医院。
到了医院后,二龙刚进急诊室,抬头看见强兵正在接受医生包扎,强兵一抬头间也看见了二龙进门,一怔之后,忙招呼身边的人,“给我砍。”看到这阵势,二龙转头就跑,一口气跑出医院大门,在大街上拦了一辆出租车,转道到了另一家医院。
在这家医院里,二龙正巧遇到在这治伤的大龙时才知道,原来在“乱战”中大龙也被砍伤头部。看着大哥因保护自己而受伤,二龙顾不上手腕的疼痛,当即哭泣起来。
“他这手腕伤得很重,可能今后会落下终身残疾。”在哭泣中,二龙听见给自己包扎的医生对着已经赶来的父母说。
听说自己今后要落下残疾,二龙当即血往上涌,一股绝望的情绪催生着难以抗拒的激动,在医生将自己受伤的手臂包扎好之后,二龙朝听到消息后赶到医院的表弟张平大吼一声:“走,找他们去!”
随后,二龙和张平从医院门口打车赶回面馆,这时,得知消息后急匆匆地从高中同学家赶回来的刘小龙,正和面馆小伙计小孙在面馆门口焦急地张望着。车子还未停稳,二龙就跳出车外,踉跄了一下后,对刘小龙急呼呼地说了一声:“他们在一院。”随即,甚至来不及取出钥匙,飞起一脚,踹开面馆房门,从案板上操起一把大面刀,别在腰间。张平、小孙和刘小龙也一人操起一把菜刀,跟着二龙回身拦了车直奔强兵所在的医院。坐在车里,血气方刚的刘小龙看着二哥缠着纱布的手臂和身上的血迹,脸涨得通红,不时呼呼地喘着粗气,止不住浑身微微发颤。一路上,刘小龙一手紧握着菜刀,另一只手插在口袋里,那里,装着一把用发令枪改装的小口径手枪。
“刚才包伤的人在哪?”几个人在一院下车后就开始大声叫嚷,在得知强兵在手术室后,二龙抢先朝着手术室跑过去,刘小龙生怕哥哥再吃亏,紧紧地跟在二龙身后。跑到手术室门口,远远地看见强兵躺在担架车上正在被朝手术室里推,二龙立即冲上去,举起刀,对着强兵的胳膊就砍过去。
“铛!”仓皇中,强兵在刀子砍到身上之前翻身从手术车上滚下来,二龙的刀砍在手术车的铁栏杆上,发出一声脆响,强兵随即逃进手术室。
“叭!”跟在二龙身后的刘小龙看到原先跟随强兵的几个人想冲过去,奔跑中掏出手枪,对着房顶就是一枪,随即在一阵阵惊吓声中,跟着二龙冲进手术室。稍后赶到的小孙操着刀,站在手术室门外,虎视眈眈地拦着门不让外人靠近。
手术室里,二龙、刘小龙、张平对着慌忙中跌倒在地的强兵一阵乱砍,看到强兵不再动弹,刘小龙扶着二龙,拉开房门,在过道尽头无处躲藏的几个医护人员惊愕的眼神中,匆匆离开医院。
当晚,二龙、张平、小孙等人逃至张平老家,刘小龙潜逃。此后,17年里,刘小龙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
C 亡命17载终落法网
从蚌埠逃亡后,刘小龙先后在福建惠安等地躲藏,同时给人打些临工维持生计,直到2000年,惊魂不定的刘小龙转移到福州市落下脚来。
在刘小龙逃亡后不久,二龙、张平、小孙等人很快悉数归案。逃亡在外的刘小龙不知道,案发当晚,强兵在手术室当即身亡,在案卷里,对强兵的尸检报告这样描述:
“……死者尸体共有3处创口,大量出血,其中额部创伤较深且深达颅腔,造成开放性颅脑损伤,由此可见,死者系因全身多处刀砍伤,严重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而死。”
刘小龙还不知道,哥哥二龙也被砍至重伤,且落下终身残疾,并在被安徽省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后,上诉于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1996年3月,经安徽高院终审判决,二龙被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为了躲避公安机关追捕,刘小龙化名张学海。在归案后,公安人员问其为什么用这个名字时,刘小龙一句“学海无涯”的回答让人愕然,令人想不到的是,刘小龙还真的把学习作为亡命生涯中的一件事情来做,甚至参加了自学考试,并取得了大专文凭。
更让人欷歔不已的是,在自考期间,为了提高通过率,刘小龙用打工节省下来的钱报名参加了自考辅导班。因为辅导班上的老师觉得刘小龙“忠厚老实并很有上进心”,在2008年中秋节时,给刘小龙介绍了一位女朋友。之后,刘小龙和这位女孩相识、相恋,并于2009年5月20日登记结婚,育有一个可爱的女儿。而一直到刘小龙被抓获时,妻子陈红都不知道每晚睡在身边的丈夫“张学海”竟然是一名身负杀人命案的逃犯。在公安机关问话时,陈红为刘小龙给出的评价是“人品好,做事比较低调,而且还乐于助人”。
也许是良心发现,担心终有一天会受到法律的惩罚,据陈红在公安机关的陈述,在和陈红办理结婚证的前一天,刘小龙忍不住告诉陈红,自己曾在老家和别人打架,然后跑到福建打工。而陈红经过对刘小龙的考察,确信这个比自己小半岁、忠厚老实的男孩可以作为今后一生的依靠,当时套用《圣经》里的话来回答:
“如果你曾经犯过罪,但是从那以后你再不犯罪,你就可以平安地走,我们也会接纳你。”
2010年12月24日,在“平安夜”,刘小龙在福州市的家中,被公安机关抓获。
在庭审过程中,刘小龙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同时,辩护人也提出应以故意伤害对刘小龙定罪量刑。法院经审理认为,刘小龙在其兄长遭受他人的不法侵害后,在兄长的提议下,伙同兄长等人对被害人实施报复,在共同犯罪中,刘小龙先是朝空中开枪进行威吓,后持刀积极实施犯罪行为,致使强兵当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刘小龙在共同犯罪过程中积极实施犯罪行为,对犯罪后果的发生也起到主要作用,也是主犯,但由于其犯罪时未满18岁,且相对于兄长而言,所起作用相对较小,可酌情从轻处罚。
2011年11月7日,法院在查明事实后,对刘小龙作出判决,以其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宣判后,刘小龙没有提出上诉。
D 触犯法律底线付代价
11月18日上午,笔者随着送达执行通知书的法官,在蚌埠市第二看守所,见到了面容略显憔悴的刘小龙。
“刘小龙。”铁栏杆里,也许是多年来一直习惯了被叫做张学海,听到被叫到名字,刘小龙稍稍迟钝了一下。
“你现在是更愿意被叫做刘小龙还是张学海?”
“如果有的选择,我愿意做张学海。”坐在凳子上,刘小龙一脸平静。
“那段过去简直是不堪回首,这么多年的担惊受怕,东躲西藏,我厌倦了刘小龙这个名字给我带来的痛苦。”17年来一直没有忘记学习的刘小龙,言语间显出沉稳和老练。
“那次事情之前,我高中毕业没两年,正在学开车,家庭条件也不是很好,我想学成之后出去打工。其实,我已经设计好了自己的路,就是一边打工,一边考自考,然后再考公务员,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可是,可能是命运的安排,我参与到这个事情中了,结果,就成了这个样子。”说着,刘小龙举起戴着手铐的双手,嘴角流露出一种自我解嘲的笑意。
“17年,有没有回过家?”
“没有,一次都没有,跑出去后第一次和家里联系是好几年后的事情。稳定下来后,一般也就是逢年过节打个电话,还都是避开人,躲得远远的,急急忙忙地说几句就挂了。”
“在这17年的逃亡生涯里,在你被抓获之前,有没有遇到过‘险情’?”
也许是对于“险情”这个词觉得值得玩味,刘小龙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有过,在稳定下来之前,遇到查暂住证的时候,看到穿警服的人,心里紧张得要命,不止一次地心想要被抓住了。”
“当初为自己设计张学海这个名字,真的是出于你说的学海无涯?”
“人这一辈子,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我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那时候就告诉自己要学习,要考试,要改变命运,可是……”言语间,一丝遗憾不经意的从刘小龙的面颊上掠过。
“所以,尽管背负命案在逃,你还是没有忘记学习?”
“我想忘记那段历史。在逃亡期间,我在豆腐店做过伙计,在饭店做过服务员,卖过保险,后来在一家酒店做到主管,手底下管着有三十几个人吧。我自考大专考的就是行政管理,通过后,本科又考工商企业管理,我对餐饮业一直比较感兴趣,本想和朋友开个酒店的。”
“能说说你妻子吗?”
被问到妻子,刘小龙的情绪顿显感伤和失落,“其实,在我遇到我妻子之前,在东躲西藏的打工时候,有过两段感情经历,当时,很幸福,可是更多的是矛盾和痛苦,女友对我都很好,可我也知道总有一天,我的事情会出来的,那时候,就担心会在出事后给她们带来伤害,就主动断了。我和妻子是我老师介绍的,就是在考自考的时候,我上辅导班的一位老师看我很用功,很喜欢我,就把朋友的女儿介绍给我。之前,在我专科通过之后,他还介绍我给别的考生做辅导……”
“想妻子、女儿吗?”
“想,很想。”刘小龙说着,眼神中流露出一份柔情,让人很难把现在的他和当初那个持刀砍人的“凶煞”形象联系在一起。
“说实话,这么些年来,一直都在后悔。以现在的思维来看当时的事情,我们家人应该冷静下来,相信法律,不该那么冲动。17年里,感受最深的是,法律不能触犯,它不是黄线,是红线,碰不得;碰了,就要付出代价。也好,胆战心惊了这么多年,我累了!这下,也算解脱了。”说完,刘小龙长长地舒出一口气,把头深深地低下去。
对于17年的逃亡生涯,人们无从探究和体会刘小龙内心真正的感受,但是,从他的话语中,不难看出他对犯罪行为的忏悔。也许这份忏悔是来自于他原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和努力,来自于一切刹那间付诸东流的失落和惆怅。可是,就如他通过自己的经历感悟出的,“法律是红线,碰了就要付出代价”。但愿这样的感悟对他、对所有的人,都是一个警醒。